匠脉永续 破局承新——古建筑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交流会在湖北建院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部署,推动古建筑技艺传承与人才梯队建设,近日,古建筑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交流会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建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办、湖北建院承办,来自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技能人才培养大计。

  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部门主任赵昭表示,当前古建筑行业亟需破解传统工匠断层、职业标准滞后、关键技术瓶颈三大难题,希望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立足行业全局,围绕职业技能竞赛方案、国家职业标准修订、专家团队建设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段昌虎提出,推进城市更新应坚守“最小干预”原则,平衡发展需求与文化存续的关系,让历史与现实在交相辉映中,守护好城市的“根”与“魂”。

  湖北建院党委书记程超胜表示,职业院校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主阵地,院校要联动企业、协会共建“古建匠才孵化器”。

  会上,来自不相同的领域的代表人员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剖析行业发展痛点,提供解题之道:

  曲阜市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表示,当前古建修缮领域面临传统工匠断层、青年从业者技能单一等问题,呼吁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定向培养机制。

  苏州香山帮营造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古建园林与环境工程分会等协会代表表示,要注重传统营造技艺的抢救性挖掘,加强古建筑工种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工匠认证体系,强化地域特色保护条款。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建院等院校代表分享了“现代学徒制、传统师承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他们提出,在课程设置中要强化古建筑材料认知、大木作技艺等核心能力培养,让学术研究成果更好服务于技艺传承。

  以赛事为媒。与会代表就《2025年古建筑职业技能邀请赛实施方案》展开热议,从实操考核的项目设置、评分机制到安全保障逐项优化方案,力求打造兼具专业性与示范性的行业标杆赛事。

  以标准为纲。针对古建筑行业技能评价标准分散问题,启动《古建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修订,形成“标准-教材-认证”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推动技能评价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

  聚智库护航。成立涵盖修缮团队资深匠人、高校建筑史学教授及省级非遗传承人的职业技能竞赛与技能标准编制专家团队,为后续标准制定和赛事评审提供智库支持。

  随着古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需求的持续升温,以技能人才为支点的传统建筑技艺正迎来传承发展的黄金期。一支“技艺精湛、结构符合常理、适应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必将为守护中华文化遗产、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提供坚实保障。

  近日,2025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在深圳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江小群,钢结构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各省市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代表近600人参会,共同探索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路径。

  近日,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快速推进星级绿色建筑建设的实施建议》,从星级绿色建筑的规划审查、建设管控到运维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日前,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完工联合验收管理办法》,明确了工作职责、优化了验收程序,加强统筹协同、提高验收效能。

  地方实践·完整社区 杭州:创新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打造共同富裕城市基本单元

  杭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将完整社区建设作为打造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标志性成果。

  日前,山东省威海市出台《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从精致追求人本化、精致建设全域化、精致支撑体系化、精致治理现代化、精致对标国际化、精致运营品牌化六大维度,统筹提出25项重点任务,明确未来三年精致城市建设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