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号里感触非遗魅力千年漆艺展示东方美学
- 2025-06-25 16:46:00|
- >花木租摆
千年漆艺邂逅百年老店,古韵匠心带来漆光流彩。日前,“不老·非遗大漆的韶光神话展”在上海梅龙镇酒家启幕,一件件精巧的漆器展示出共同的中式美学,在“五一”假日招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赏识。
“滴漆入土,千年不坏”。八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人类偶尔发现漆树汁液可以强效防腐,逐渐把握了使用大漆来维护器物的技术。跟着漆器的工艺不断得到进步、品种不断丰富,其制造水平在明代到达登峰造极的境地,在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更是到达巅峰。
由于漆器工艺繁复,制造本钱昂扬,社会上制造、保藏、重视漆器的集体一度趋于小众。但在2006年,漆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又由于李子柒等群众人物的推行,还有香奈儿杭州大秀上的西湖漆面屏风,促进漆艺敏捷进入群众视界。
此次梅龙镇酒家举行的非遗大漆展,由姑苏漆器雕琢工艺厂传承人、上海漆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钱鸿芳策展,带来了几十件精巧的古代漆器和交融现代规划的原创著作,还有野生漆树枝干、解说大漆工艺的互动设备等。
“上海梅龙镇酒家创立于1938年,在这样一座中华老字号里举行大漆展,咱们特意挑选了不少食器,如酒壶、食盒、提篮等。”钱鸿芳表明,梅龙镇酒家的中式特征与海派文化氛围,为这次展览供给了完美的布景,让更多市民游客可以感触大漆的温润与匠心的深邃。
新民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剔红园林人物图方盘的亭台楼阁绘声绘色,黑底剔红则如云层般层叠。“这款方盘以木胎为底,涂了上百层朱漆后精摹细琢而成的。”钱鸿芳介绍,深浅浮雕层次分明,可见其时的匠人刀法圆熟流通,艺术水平也极高。
还有一只凤穿牡丹剔红文房盒,取明代宫殿剔红技艺,以三十道朱漆层层积染,刀锋破红处见牡丹层叠开放,金凤穿行其间,翎羽纤毫毕现。另一只彩蝶百花螺钿文房盒则嵌饰七彩螺钿、玛瑙、玳瑁等珍材,勾勒出百花竞放、彩蝶翩翩的场景,艳丽的朱色和精深的工艺美感令许多观众停步流连,纷繁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刻。
精巧的漆器放在展柜之中,可细观而不行亵玩。但在展厅中,由钱鸿芳及团队规划的茶叶罐则将漆艺、盘扣、中式修建的技艺与审美相结合,带来更现代化的表达,既是有用的器皿,又是可供赏识的家居铺排。而在梅龙镇酒家的外卖区,一件件娇小玲珑的周边产品更能让市民游客带回家赏玩,瓷胎泼漆主人杯、朱漆犀皮满意、漆珠项圈和手串等均在热销,带动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